Tang Liejun
青岛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副教授 | 2009年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2018-11-23

一位中国教授,在美国大学教学,这一年有哪些亲身经历?

在美国学生混日子的现象非常少,学生的学习通常是非常辛苦的。

全文4746字,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海外交流

分享到微信

博鸿注:唐烈军是青岛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副教授,2009年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在密苏里州立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交流教学,有颇多见解和感慨,记录成文,我们很荣幸得到唐教授授权,将这段经历和各位分享,以供各位进一步了解美国大学的教与学。

在美国一年的教学经历,收获很多,感慨颇多,给自己的启发也很多,但要将美国教育方式完全移植到中国却很难……

1.来到美国春田城(Springfield)

美国密苏里州的春田城是该州第三大城市,人口15万,面积14万平方公里。自然环境优美,森林比较丰富,降雨比较充沛,气候变化多样。

入住 Sunvilla后的第一个早晨,我出去锻炼身体,当我跨出公寓楼时,一只野兔和一只松鼠从身边跑过,看着眼前一蹦一跳飞快逃走的野免和松鼠,心中油然产生一种别样的感觉。

2.经历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

虽然自已从事英语教学多年,但这是第一次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置身于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文化和语言对心灵的冲击是巨大的。

开始的一周多时间,我完全陷入一种雾蒙之中。

尽管天空晴朗,阳光灿烂,但身陷浓雾的感觉始终挥之不去。

在跟美国朋友交谈时,尽管对方近在眼前,但我依然看不清对方的面孔。听不清对方所说,对方的话语似从深山幽谷中传来。

3.开学培训

每个新学年开始时,新教师都要接受三天的培训。

每个教师须自行办理相关手续,新教师相关手续的办理基本上在这三天的过程中办理完毕。

此后,相关部们重要事情的发布与沟通主要通过网络和邮件方式来进行,不看通知后果自负。

4.领略美国人的“冷酷”

第二天的培训会议结束,年轻的文学院院长 Adams 请客,很荣幸坐在他的旁边。

我们谈得不错。他问了我来美国的见闻和发现。

我告诉他美国人很“酷”,因为在达拉斯机场转机时,我们(还有十几个学生)个个被机场里面的空调冷气冻得瑟瑟发抖,仿佛瞬间由盛夏落入寒冬。

而当天晚餐每人面前摆放着两大杯冰水。看 Adams 把所有的冰水一口气喝了下去.我也学着样把放在我面前的两大杯冰水喝完。没想到不一会儿我的体温骤降,开始瑟瑟发抖起来,于是赶紧离开,回宿舍加衣服。

5.教学大纲

在密苏里州立大学,教师通常要在第一周星期四之前将一个学期的教学大纲写好,提交给系的教务秘书。

大纲要按照教学日历,将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计划安排好并公示。

由于刚去时不习惯将大纲写得过于详细,也没想到教学大纲要写如此详细。我只按照一周的教学内容,写了一个大致的提纲。结果学生大感困感,有的甚至不知所措。

有些学生在小考的民意测验题中这样写道:

“Your class is interesting but I am totally at a loss about what I am going to do next!”

有了第一学期的教训,第二学期,我早早就把详细的大纲准备好,大纲的内容详细到了每天上课的内容和具体的作业及所有的考试安排、评分标准、分值比例,甚至学生的权利等。

期末和期中考试在一个学期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约为30%,其余为出勤、小测、小考、作业、表现等,这样一来从第一天开始,学生就知道整个学期所有要学习的内容,可以得多少分,如何得高分,如何学好这门等。

当大纲公布后学生普遍反映较好。有的学生甚至当面感谢我提供了详细的大纲。

6. 教学条件

在密苏里州立大学,通常每个教师包括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 instead of assistant professor)都有自己的办公室,约在6个平方左右。

每个办公室都有办公桌、书架、橱柜、电脑等,电脑与打印室直接相连。如果需要打印考试试卷,只要提前十五分钟打印便可,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美国资源丰富,打印纸的浪费非常惊人。

7.学生选课

美国学生,跟中国学生是不太一样的。

首先,他们会根据专业、教育的要求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个人的发展目标进行选课。

有的热门课或热门教师上的课必须提早选,否则一旦选修的人数一满就不会有选择该课的机会了。在密苏里州立大学通常一学期结束时便开始选下学期的课。

开学的第一周和第二周是试听课期间,如果你不满意所选课程,你可以放弃,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但是,如果过了第二周,你还没有取消所选的课程,你便被认为选修了该门课。

此时,你必须支付该门功课的学费。

如果在一个学期的学习结束后,你的成绩为“D”(相当于国内的“挂科”),你将永久失去选修该门功课的资格。

所以,你要想继续选修一门,你的成绩最低不能低于“C”。

学费通常是按每一个学分来计算的。

如果一个学期一门课的学分是三分,按密苏里州立大学的收费标准是,按照每个学期每个学分收费:州内学生185美元,州外学生则为372美元,三个学分州内学生555美元,州外学生1116美元(由于生活成本的原因,该州的学费相比其他州大概能低30%。)

由于选课是付费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不一样。在美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犹如商人和顾客之间的关系,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将提供什么。

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则完全由每位任课教师来决定,学生的每一点表现都会被任课老师记录在案。

8. 学生的学习

美国学生的学习非常主动、积极。这可能与美国学生的学费来源有一定的关系。

通常美国学生的学费除了政府和父母资助外,其余部分要由自己来承担。

尽管州政府对州内学生的学费给予许多优惠,但是,整个大学教育费用的总数目并不小。

所以许多学生除了学习,还要打工来养活自己、家庭、供养汽车、交各种保险、学费,房租等。

由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多重压力,学生需要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充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因此,美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目的性非常明确。

除了自觉、主动的学习外,学生在学习中,还常常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学习,同时他们也希望教师的讲课能够做到知识丰富,内容精彩,生动有趣,否则他们就会逃离课堂。

9. 师生关系

在美国的大学讲堂里,师生之间所表现出的商人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比较明显。

美国学生对老师是不留情面的。

美国学校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学生必须从老师处获得最大的收益,才能对得起自己在学习上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所以他们对老师也是严格的,甚至是苛刻。

学生的这种要求也促使教师尽全力搞好教学。

由于学校的发展完全取決于学生人数,学校管理层对学生的合理意见是非常重视的。

如果教师与学生存在冲突,十有八九学生会赢。

10.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每个学期期末(最后两周),每个班级必须由学生志愿者到教学秘书处去拿各门功课的教师评价表。

教师必离开教室,等学生填完评价表之后再通知教师进教室。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会被自动转换成分值。

分值过低,教师将不再被聘用。达到一定的区域,教师的工资会有4%-5%提升(学年中)。

11. 考试

尽管是大学,学生也要在一个学期中面对各种考试:小测(5到6次或更多)、小考或单元考试(5到6次或更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

考试的形式多样:有笔试、口试、实践考试(完成任务等)。

学生对于各种考试并不反感,相反他们都比较喜欢考试,也期望在考试中表现出色。

除了期中和期末有适当的复习和回答间题之外,老师一般不帮助学生复习。

12. 作弊

美国学生很少有作弊的现象。

即使老师在考试时不在考场,学生也很少作弊,这可能与他们严厉的惩罚制度和平时习惯有关。

13. 作业

每次上课之前和上课之后,学生都会面临大量的作业:阅读、书写、实践等,学生都会保质保量准时完成。

未曾听到学生对作业量有过抱怨,学生在做完作业后希望老师及时检查,及时反馈。

14. 班级人数

在美国的大学里,很多时候是小班制的。

学生人数通常在二、三十人之间,有更少的,当然也有多的。

15. 混日子的学生有吗?

由于美国大学对学生的考核通常是通过记录学习的全部过程和点滴努力来进行的,学生必须扎扎实实学好每一部分的内容,想仅仅通过期中和期未考试过关是很难的。

因为期中和期末考试所占的学期总分数仅为30%。

所以,在美国学生混日子的现象非常少,学生的学习通常是非常辛苦的。

16. 课堂教学

1)第一堂课

从中国的大学讲堂一下子步入美国大学的讲堂,心中没有底。如何上好第一堂课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在密苏里这一年中工作和生活的主调。

再则,我来到密苏里不仅代表个人,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学校。也许美国人并不这样看,但我自已是这样认为的。

2)中国文字魅力无穷

中国汉字是基于生动形象的象形文字词根之上的表意文字。故事性强、意境丰富、逻辑严密,简练高效。如姓氏,姚、姬、姜等;动词:看,想、采等。

3)中国的文化

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成为中华无穷之瑰宝: 音乐、艺术,诗歌、小说、故事等等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光彩夺目。

4)中国的幽默让美国学生笑弯了腰

明崇祯帝算命,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房玄龄惧内、唐伯虎醉酒,范进中举等等。

5)中国的音乐和歌曲让美国学生起舞陶醉

胡笳十八拍、杨春白雪、赛马、龙船调、紫竹调、采茶歌、洗衣歌等。

6)活跃的课堂

在美国大学的课堂,学生是不会保持沉默的。一般情况他们会抓住任何机会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老师进行交流。

17. 开放大学,服务社区

美国的大学承担着服务社区的义务。

如果大学所在地的民众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和课程,大学便会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教育和课程。

于是你会看到大学除了为社区民众开设专门的课程之外,在平时的课堂里也会经常有听课的少年和耄耋老人,他们和在册的学生一样认真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在美国的课堂里体现得比较充分。

18. 工作之余

1)我的美国朋友

在美国的一年中,我结交了许多美国朋友,希望通过交流更好地了解美国文化,了解美国的发展、强大和未来。他们有校领导、中层管理者、一般教师。有本院的,也有不同学院的;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

2)美国学校管理可见一斑

美国校园管理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每个人的责任意识、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服务态度。

到了密苏里州立大学后需要办理SIM卡(相当于校内一卡通),我先到了图书馆的办卡中心询问教工SIM卡的办理事宜。办卡中心告知我要到十公里以外的学校信息中心办理,并安排同事将我带到十公里外的信息中心,那位同事还将我交待给了信息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当询问后得知由于系统升级缘故新的SIM卡暂时无法办理,中心工作人员建议我回到原校区找后勤服务部门看看是否可以办理一个临时卡,同时他们派人又将我送回原校区,并将我带到后勤办卡办公室,直到后勤服务办公室给了我满意的答复之后送我的人才离开。

离校时需要办理相关手续,前面手续非常顺利,最后交还办公室钥匙时钥匙接受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临时有事未在办公室,但门是开着的。于是,我便在门外站着等待。这时,对门办公室的人出来告诉我钥匙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一会就回来。

我大概站了有十分钟时间,对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看到我还站着便又走出来,问我“Are you still not served?”(还没人来跟您办吗?)

我回答说:“Not yet. I can wait a little longer!” (没呢,我可以再等会)。

于是她一边非常生气地大声叫喊着那位工作人员的名字,一边快步往办公大楼深处走。

“John, where are you? This gentleman has been standing there for ten minutes. He still hasn’t been served!”(约翰,你在哪里?这位先生都等了十分钟了还没人来给他服务!)

一般情况下美国人不会大声说话,那样会被认为没有教养的。两分钟后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朝我匆匆走来,快到我的面前时一个劲说“I am very sorry! I am very sorry!”(非常对不起,非常对不起) 。

美国社会虽然突出个人,但是民众的责任意识和协作精神还是非常强的。

3)与政治系教授 Hickey Dennis 交往

在密苏里州立大学举办的“台海关系国际论坛”上我认识了 Hickey Dennis 教授,有人告知我 Hickey Dennis 还是美中关系委员会的成员,但我未去证实。

据 Hickey Dennis 教授说,他的妻子是一位台湾国民党元老的女儿。后来我得了带状疱疹,有一定传染性,一周无法出门,Hickey Dennis 知道后让他的妻子为我做好鸡汤面,Hickey Dennis 教授亲自送到我的房间,令我感动不已。

我也常去 Hickey Dennis 教授的课堂听课。每当我去时他会将他常带到课堂里的一面国民党旗和一个印有国民党旗的水杯收起来,换成一面五星红旗和一个印有五星红旗的杯子。这些话是 Hickey Dennis 教授当着我和全班同学的面告诉我的,我也非常感谢 Hickey Dennis 教授做出这样的安排。当然,每次去他的课堂我会提前告诉他。

4)英语系杰出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James Baumlin

杰出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是密苏里州立大学授予James Baumlin的职称头衔,他的妻子也是美国文学教授。JamesBaumlin 还是大学《月亮(Moon)文学》杂志的总编。与他们的交往让我在密苏里州立大学的生活更充实。正是他临别时向我提出挑战,和我这个湖南人比赛吃辣椒。

5)音乐系 John Prescot 教授为我的歌词谱曲

工作之余成为了一名志愿者,目的是为了帮助美国家庭所收养的中国孤儿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看到曾经患有这样或那样疾病的中国孤儿经过治疗成为了健康儿童,尤其是看到生活在美国家庭里中国孤儿所表现出的那份自信和修养,以及从他们的内心自然流露出的快乐和幸福感,让我感到非常欣慰,也为他们今天的生活感到高兴。

而每次看到Meghan,一个眼睛看不见的中国孤儿,在她美国妈妈的引领下,熟练地使用盲棍找到教室中自己的座位,看到她始终挂在嘴边的微笑,听到她爽朗、自信、富有感染力的笑声以及她经常脱口而出的甜美口头禅:“cool”、 “beautiful”、“awesome”,我的眼睛会情不自禁地涌出热泪。

在我接触到的十几个孩子中,他们的美国父母都已经有了两个甚至更多的孩子,可是他们依然不辞辛苦收养中国孤儿,有的家庭收养了不止一个中国孤儿,象 Meghan 这样的孩子,她们的美国父母为她们的付出是可想而知的。

正因为如此,我有感而发为这些孩子编写了一首颂扬他们父母的歌,希望让他们永远记住父母的养育之恩。因为本人不懂音乐谱曲,于是请到了音乐系知名教授 John Prescot 为歌词谱曲。

6) 假期:旅游与探险

未事先约定,贸然前往拜访陌生朋友,被误当成劫匪,警察布阵,意欲瓮中捉鳖,本人沉着冷静,最终化险为夷。

7)遭受带状疱疹的折磨

在美国得带状疱疹让我有机会感受美国的医疗制度、服务以及了解医疗费用。

8)告别宴成吃辣椒竞赛,约定下一场比赛来中国进行。

19. 归国

告别好友,同事,踏上归途。

归国的感觉真好。

                                                            重写于2018年7月14日
分享到微信